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2-28
犯罪嫌疑人翻供是刑事诉讼中常见的情况,处理翻供需要侦查、司法人员正确运用法律专业术语和方法。以下是处理翻供的方法:
首先,需要通过询问被告人来了解翻供的真实原因。要详细了解翻供的具体理由,包括因刑讯逼供、记忆不清或误解政策等原因。对于因刑讯逼供为由翻供的情况,需要询问是何部门、何人、何时、何地以及实施何种违法审讯行为等细节。对于因记忆不清翻供的情况,需要询问影响记忆的原因。对于因误解政策翻供的情况,需要询问为什么误解以及误解的深层次原因。翻供必须有合理的理由,对于这些理由需要做出详细、合理的解释。
其次,需要通过审查翻供的前后说法,查明翻供与前供不一致的差别之处。确定翻供的真正内容后,再判断翻供的内容是否详细、具体,进一步判断翻供的真伪。
然后,需要变换角度反复询问,审查翻供的内容与其他证据是否印证一致。通过抓住原供涉及的隐蔽情节,理清证据收集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理性分析,发现破绽步步紧逼。如果被告人原供在先,对隐蔽情节描述具体详细,并且通过侦查取得的证据与被告人原供一致,那么被告人的翻供可以认为是无理翻供。
最后,需要抓住细节适时传唤同案人到庭质证。为了防止被告人当庭串供,需要选准时机和注意质证方法。质证主要应抓住案件细节,发现矛盾。例如,在受贿案中,被告人翻供时将受贿辩称为借款,但没有借款凭证、没有还款时间等,这不符合常理、常情。通过质证出现的矛盾,可以打消被告人翻供,使其理屈词穷。
允许合理翻供是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合法辩护权和查清案件事实的需要。侦查、司法机关应正确对待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翻供,既不能简单笼统地一概否定,也不能不顾已查明的案件事实和其他充分、确凿的证据来轻易肯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翻供。我国刑事诉讼法的重证据、不轻信口供、严禁刑讯逼供的原则,应成为侦查、司法人员确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翻供是否有效的重要法律依据。
翻供的原因多种多样,侦查、司法人员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
侦查、司法人员应重视证据的收集和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要除口供以外的其他证据充分、确凿,即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翻供也不能影响侦查、司法机关定案。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原有的口供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而翻供无法得到证据印证或与原有证据相互印证,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翻供为无效翻供,侦查、司法机关仍可依据其他充分、确实的证据定案。
针对无理翻供的情况,侦查、司法人员应根据被告人的心理,运用相关政策帮助被告人端正态度。被告人需要充分理解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证据运用原则,意识到抵赖无效可能会影响认罪态度和刑罚适用。必要时,可以通过实例或媒体报道的案例对被告人进行政策教育。
对于因记忆错误而造成的翻供,侦查人员应努力找出错误记忆的症结,并综合分析其他证据反映的案件事实。不应简单肯定或否定翻供,因为犯罪嫌疑人记忆差错导致供述前后不一致是正常的,过分一致可能是虚假的。侦查人员不应将侦查思路局限于追究细节差异的原因,而应全面考虑案件的情况。
对于因刑讯逼供、诱供、骗供或指供而造成的犯罪嫌疑人翻供,侦查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首先,需要查清翻供的原因,并确定原取证中是否有逼供现象。如果确定存在逼供现象,则可以确认犯罪嫌疑人原有供述无效。其次,需要重新依法审讯、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并严格依据证据的要素和运用证据的原则评估口供的证据价值。如果发现刑讯逼供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及时通报相关办案人员的刑事责任。同时,侦查机关还应注意收集再生证据,遏制翻供的发生。
总之,处理翻供需要侦查、司法人员正确运用法律专业术语和方法,重视证据的收集和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通过科学认识翻供,侦查、司法机关才能正确处理翻供的情况,保证案件的公正和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