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5-02-07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对于电子数据,包括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有以下审查要点:
如果原始存储介质无法封存、不便移动或者应当由有关部门保管、处理、返还,那么提取、复制电子数据必须由至少两人进行,并且足以保证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同时,还需要提供提取、复制过程以及原始存储介质存放地点的文字说明和签名。
对于通过勘验、检查、搜查等侦查活动收集的电子数据,必须附有笔录、清单,并且需要侦查人员、电子数据持有人、见证人的签名。如果没有持有人的签名,必须注明原因。如果远程调取境外或者异地的电子数据,也需要注明相关情况。此外,对于电子数据的规格、类别、文件格式等也需要注明清楚。
需要审查电子数据的内容是否真实,并且是否存在删除、修改、增加等情况。
需要确定电子数据与案件事实是否有关联。
需要确保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电子数据是否全面收集。
对于对电子数据存在疑问的情况,需要进行鉴定或者检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以及电子数据。
然而,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