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证人证言效力如何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4-07
当我们的利益遭受到侵犯的时候,我们都会选择到法院进行起诉来维护我们的权益,但是在起诉过程中,我们要准备充分的证据和证人,那么未成年人证人证言效力如何呢?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未成年人证人证言的效力
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然而,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此外,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得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言效力的判断标准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对于未成年人的证言,需要根据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与待证事实相适应的程度来判断其证言的效力。也就是说,只有当未成年人确实知道案件事实,并且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能够与待证事实相适应时,其证言才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未成年人的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也有义务作为证人出庭作证。因此,即使是小学生,只要其确实知道案件事实,并且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能够与待证事实相适应,也是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只要未成年人确实了解案件事实,并且其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能够与待证事实相适应,其证言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在朋友的诉讼中,如果他的儿子的同班同学确实了解事发经过,并且符合以上条件,可以申请其出庭作证,以进一步证明学校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