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9-16
事实清楚的要求是指定罪有关的犯罪事实必须是清楚、真实的。公诉机关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犯罪事实已经发生,被告人实施了何种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具体细节,被告人的身份、刑事责任能力,以及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犯罪细节。如果公诉机关无法提供证据证明上述犯罪事实,那么就无法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
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是指每个定案的证据都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0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严禁使用刑讯逼供和其他非法方法。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询问证人,以及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侦查实验等侦查取证行为的程序。只有来源合法的证据才会被法律认可。因此,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收集、固定证据,以确保证据的合法性。
证据之间以及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应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应得到合理排除。在司法实践中,证据之间和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可能出现一定的矛盾,但这是难以避免的。对于矛盾之处,必须通过合理的方式加以排除,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以满足法定证明标准。如果证据之间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或者无法给出合理解释来解决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那么就等于证据之间出现了证明方向不一致或者证明效果互相抵消的情况。
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的事实应排除合理怀疑。要达到定罪的证明标准,必须对全案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审查,以排除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合理怀疑。排除合理怀疑是指综合所有经过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证据后,法官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产生了内心确信,不再有任何有证据支持或符合经验法则、逻辑法则的疑问。只有当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不存在这种合理怀疑时,法官才能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即宣布被告人不构成犯罪。
根据证据得出的事实结论应为唯一的结论。这一要求也被称为“唯一性”或“排他性”。根据这一要求,检察机关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明需要排除其他可能性,即逐一排除其他各种可能性,只有被告人构成犯罪这一结论是可以确信的。所谓“其他可能性”通常包括本案属于意外事故、自杀、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情况,或者证据无法证明犯罪为被告人所为,存在其他人作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