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保险诈骗,遭遇保险诈骗需要提交什么证据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7-10
保险诈骗罪的定义和认定
保险诈骗罪的定义
根据刑法第198条的规定,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其中,虚构保险标的是指投保人违背《保险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保险标的或者将不合格的标的伪称为合格的标的,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
保险诈骗罪的认定
保险诈骗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需要划清。关键在于骗取保险金的数额是否达到较大数额。如果未达到较大数额,可按一般的违反保险法的行为处理;而如果达到较大数额,则构成保险诈骗罪。保险诈骗罪还涉及有关犯罪的问题。如果在实施保险诈骗活动时,故意采取纵火、杀人、伤害、传播传染病、虐待、遗弃等行为方式制造财产损失、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结果,并以此来骗取保险金,根据刑法第198条第2款的规定,可以按数罪并罚处罚。例如,可以将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杀人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等。
保险诈骗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198条的规定,犯保险诈骗罪的处罚如下:-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对于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 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 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对于单位犯保险诈骗罪的情况,可以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况,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知识:证据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可以分为以下七种:1. 物证、书证;2. 证人证言;3. 被害人陈述;4.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 鉴定结论;6. 勘验、检查笔录;7. 视听资料。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