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期间的刑讯逼供如何认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证据审查法律知识

刑拘期间的刑讯逼供如何认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5-01-08

 
119693
不可能每个家庭都是一帆风顺的,法律案件时时刻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当自己的亲戚朋友真犯点事情被逮捕后,几乎都会担心自己的朋友或者亲戚遭受到刑讯逼供。那大家清楚刑讯逼供是什么吗?什么条件才能构成刑讯逼供?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刑拘期间的刑讯逼供如何认定

构成要件

刑拘期间的刑讯逼供的认定需要从构成要件进行分析。该罪行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我国法律严格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即使是被怀疑或者被指控犯有罪行而受审的人,也不允许非法侵犯其人身权利。刑讯逼供会造成受审人的肉体伤害和精神损害,因此,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而按照刑讯逼供所得的口供定案,又往往是造成冤假错案的原因,因此,又妨害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破坏了社会主义法治秩序,损害了国家司法机关的威信。该罪行侵害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是指根据一定证据被怀疑可能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被告人是指依法被控诉有罪,并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证人不能成为该罪行侵害的对象,如果对他们刑讯逼供构成犯罪的,按暴力取证罪论处。

客观

该罪行在客观上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首先,刑讯的对象是侦查过程中的犯罪嫌疑人和起诉、审判过程中的刑事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实际上是否构成犯罪,对该罪行的成立没有影响。其次,刑讯方法必须是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所谓肉刑,是指对被害人的肉体施行暴力,如吊打、捆绑、殴打以及其他折磨人的肉体的方法。所谓变相肉刑,是指对被害人使用非暴力的摧残和折磨,如冻、饿、烤、晒等。无论是使用肉刑还是变相肉刑,均可成立该罪行。再次,必须有逼供行为,即逼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行为人所期待的口供。诱供、指供是错误的审讯方法,但不是刑讯逼供。

主体

该罪行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刑讯逼供是行为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利用职权进行的一种犯罪活动,构成这种主体要件的只能是有权办理刑事案件的司法人员。

主观

该罪行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并且具有逼取口供的目的。至于行为人是否得到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是否符合事实,均不影响该罪行的成立。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不是为了逼取口供,而是出于其他目的,则不构成该罪行。犯罪动机不影响该罪行的成立。司法实践中有人主张,犯罪动机是“为公”的(如为了迅速结案),就不应以犯罪论处;犯罪动机是“为私”的(如为了挟嫌报复),才应以犯罪论处。

延伸阅读
  1. 监察委职务犯罪的认定
  2. 谎报刑事案件的处罚
  3. 夫妻之间虐待是否构成犯罪
  4. 众多APP被下架,涉嫌什么违法行为
  5. 交易平台倒卖个人信息的法律问题

刑事证据热门知识

  1. 受贿罪的证据要求及取证方法
  2. 技术成果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的问题
  3. 刑事证据审查判断方法
  4. 法律上规定的证据种类
  5. 中国刑事诉讼中的传闻证据规则
  6. 刑事证据清单
  7. 刑事律师的阅卷工作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