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吗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8-14
大家都知道,诉讼中的证据可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按照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那么,什么是原始证据,什么又是直接证据呢?直接证据就是原始证据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直接证据和原始证据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始证据的定义和可靠性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客观事实的证据,也被称为第一手材料。例如,合同的原件就是一种原始证据。根据司法实践的经验,原始证据比派生证据更可靠。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划分
根据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例如结婚证和房产证。一般来说,直接证据的可靠性更高,证明效力更强。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是指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方式是直接还是间接。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被称为直接证据,而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的证据。
直接证据的条件
直接证据具备以下条件:
- 单独一个证据
- 能够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 证明方式是直接的,无需经过推理过程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区别
直接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是直接的,单独一个直接证据可以不依赖于其他证据,以直接证明的方式对案件的主要事实起到证明作用。间接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必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以推论的方式即间接证明的方式起证明作用。单独一个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它只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某一情节片断,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不同案件类型中的直接证据
不同案件类型的主要事实内容不同,因此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范围也不同。
在刑事诉讼中,案件的主要事实是指被追诉人是否实施了被指控的犯罪行为。能够单独、直接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被视为直接证据。
在民事案件中,主要事实是指民事当事人之间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或否定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证据被视为直接证据。
在行政案件中,主要事实是指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事实。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或否定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被视为直接证据。
直接证据的类型
实践中,直接证据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 当事人的陈述:包括刑事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民事诉讼当事人的陈述以及行政诉讼当事人的陈述。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当事人的陈述都可以成为直接证据,只有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当事人陈述才是直接证据。
- 证人证言:能够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例如,能够指认犯罪人的证人证言,能够证明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证人证言,以及能够证明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人证言。
- 书证:以其记载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果书证的记载内容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就可以作为直接证据。例如,署名的反动标语、被害人所记载的遭受侵害的日记、共同犯罪中犯罪分子之间的信件、民事诉讼中的合同、收据和来往信函,以及行政诉讼中行政处罚决定书和有关文件。
- 视听资料: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资料。例如,公共场所安装的监控录像能够录下某人行窃的过程,并通过录像将该人辨认出来,这样的录像可以作为直接证据。
- 特定情况下能直接证明犯罪行为的物证:物证一般不能成为直接证据,但在少数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直接证据。例如,某人随身携带违禁品如枪支、弹药、毒品等,这些物品以其所处的位置证明了行为人实施了私藏枪支、弹药和非法持有毒品的行为,因此可以作为直接证据。另外,在民事诉讼中,当场购买的货物能够直接证明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发生、变更或消灭,也可以作为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