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17
1.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应当对侦查机关继续侦查取证情况进行跟踪审查。在执行逮捕后的第一个月届满前五日,应当向侦查机关了解继续侦查取证的情况;在二个月的侦查羁押期限届满前十日,应当要求侦查机关报送继续侦查获取的证据。
2.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根据跟踪审查的结果,制作审查意见书。审查意见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 执行逮捕后是否进一步侦查取证所欠缺的证据;
(二) 已经获取的证据之间是否能相互印证,足以证实犯罪;
(三) 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继续羁押的必要。
3.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经跟踪审查后,如果认为侦查机关已经获取定罪所必需的证据,并且侦查机关请求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决定是否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
4. 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经跟踪审查后,如果发现侦查机关未继续侦查取证,或者已经丧失继续侦查取证条件,或者在二个月的侦查羁押期限届满时仍未收集到定罪所必需的证据,或者无继续羁押必要,应当及时报经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撤销逮捕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并通知侦查机关执行。
对于未达到继续侦查取证要求的案件,侦查机关请求延长侦查羁押期限但不予批准延长的,或者侦查机关已经变更强制措施的,不再另行撤销逮捕决定。
1. “重大案件”的界定:根据《意见》,重大案件包括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或者可能判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但属于危害国家安全和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暴力犯罪案件,以及其他类型的案件,如故意杀人、抢劫、绑架、强奸、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严重暴力犯罪案件,毒品犯罪、走私犯罪案件,涉众型犯罪案件等。这一标准的明确有效地杜绝了滥用逮捕权的现象。
2. 侦查机关需符合以下条件:侦查机关已经获取定罪所必需的证据,并且在侦查羁押期限届满前请求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在判断是否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时,应综合考虑案件的性质、证据的完整性、社会危险性等因素。
根据《逮捕质量标准》和《意见》的规定,适用附条件逮捕的案件证据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 现有证据基本构成犯罪,并且可以认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达到80%以上。
(2) 定罪所必需的证据尚有欠缺,但依据工作进展和实践经验,认为所欠缺的重要证据在要求期限内可以收集、补充、完善。
在判断是否经过进一步侦查能够取到定罪所必需的证据时,应考虑以下情形:
(1) 侦查机关移送的证据材料所证明的事实基本构成犯罪,但因时间所限在批捕前未能完善和固定证据,但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确保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2) 证据尚有瑕疵,但案件具有进一步侦查的重大可能性;
(3) 不批捕将会导致社会危险性的发生,或者会妨碍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4) 供证稳定,虽然在批捕前没有形成正式的鉴定结论,但在批捕后可以完善。
根据以上规定,逮捕案件的延期程序和适用条件得到了明确和规范,有助于保障逮捕权的合法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