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伙作案会判刑吗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1-30
现在许多案件都是团伙作案,特别是抢劫诈骗等案件尤其多,那么共同犯罪怎样处理呢,共同犯罪里面有主犯和从犯分别是怎样判刑的,里面分工不同处罚有什么不同,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及量刑原则
一、主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和第4款的规定,主犯的刑事责任可分为两种情形:1. 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将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进行处罚;2. 对于其他主犯,应根据其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
二、从犯的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的刑事责任相对于主犯来说较轻,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从犯都会受到比主犯轻的处罚。主犯可能因为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如自首)而受到较轻的处罚,而从犯如果没有这样的情节,当然也不应该享受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三、胁从犯的刑事责任
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与犯罪的,从主观上来说,并不完全出于自愿或自觉。从客观上来说,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对于胁从犯,应根据其犯罪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为了正确适用刑罚对胁从犯,首先需要科学地理解胁从犯的犯罪情节。一般来说,胁从犯的犯罪情节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1. 被胁迫的程度:被胁迫的程度与其意志自由程度成反比例,也与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成反比例。被胁迫的程度越轻,说明他参与犯罪的自觉自愿程度越高,相应地,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也较严重。2. 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与犯罪的,一般来说,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较小,这也是在对胁从犯处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因此,在查明胁从犯的上述两个犯罪情节的基础上,对胁从犯应减轻或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