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1-10
伪证罪是一种公诉案件,其侵犯的客体涉及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属于复杂的客体。然而,有人认为,并非所有形式的伪证罪都必然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例如,隐匿罪证的伪证犯罪行为并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但它必然侵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因此,有观点认为,伪证罪的侵犯对象是单一的客体,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伪证罪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要指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司法机关的民事诉讼活动和行政诉讼活动并不能成为伪证罪的客体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的规定,如果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或者以暴力、威胁、贿赂的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赂、胁迫他人作伪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如果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49条的规定,如果诉讼参与人或其他人员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或者指使、贿赂、胁迫他人作伪证,以及威胁、阻止证人作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者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15日以下的拘留;如果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刑事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的性质不同,伪证行为对诉讼造成的社会危害大小也有所不同。因此,以伪证方式妨碍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活动的,不能直接以伪证罪论处。
伪证罪的侵犯对象可以是有罪的人,也可以是被怀疑有罪但实际上是无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