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0-08
土地承包是指与土地所有者(如村集体)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通过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将经营权再转让给他人的方式被称为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承包是指采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对于不适宜采用家庭承包方式的农村土地,如荒山、荒沟、荒丘、荒淮等,可以采用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土地流转包括一级流转和二级流转,适用于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
对于国有土地,一级流转是指国家将土地使用权进行让渡,主要包括出让(招标、拍卖、挂牌)、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二级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人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再将其使用权转让,包括转让(买卖、互换、赠与)、出租和抵押等。
对于集体土地,一般指承包地的流转。一级流转是指农用地使用权的原始取得,即集体将土地发包给农户;二级流转可以是出租、抵押、入股、合作,也可以是转包、转让(承包权)、互换和托管等。转让必须经发包方同意,采取转包、出租、互换或其他方式进行流转的,应当报发包方备案。
目前我们所称的农村土地流转特指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这符合三权分置原则:坚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农户保留承包权,将土地经营权进行转让。
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发生变化,承包地不得买卖。
土地承包一般不需要支付承包费,除非是荒地等特殊情况下需要缴纳承包费。
土地流转费是指个人、企业、合作社等希望大规模从事种植的人需要租用大块土地时,需要向农民支付的土地流转金。通过支付土地流转费,这些人可以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而土地的承包权依然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