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罪的客观方面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法律知识

间谍罪的客观方面

点击数:46 更新时间:2024-11-13

 
113433
间谍是一个并不陌生的词语,在战乱的时代间谍的存在是很危险的,也很有用,他能够窃取资料和机密。那么什么情况会构成间谍罪,商业间谍会不会构成间谍罪,间谍罪的客观方面表现是怎样的,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以下的法律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间谍罪的客观方面

参加间谍组织

所谓间谍组织是指外国政府建立的组织,旨在渗透、窃取、刺探、收买我国国家机构和各种组织的国家秘密和情报,以进行颠覆和破坏活动。参加间谍组织是指行为人履行一定的加入手续,或者在非常情况下未按常规正式加入,但实际上已作为该间谍组织的成员进行活动。

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间谍组织的代理人是指受间谍组织或者其成员委托,进行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活动的人。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是指行为人接受间谍组织或代理人的命令、派遣、指使、委托,为间谍组织服务,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

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是指行为人向敌国明示我国安全重要目标的行为。行为方式可以通过画图、文字、使用信号、标记等手段进行。这里的敌人指军事侵略我国的敌国和武装力量。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上述三种行为之一,即可构成间谍罪,不要求三者同时具备。

间谍罪的客体要件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具体对象。间谍罪的客体是指国家安全受到侵害的具体对象。间谍作为国家之间进行军事、政治、外交斗争乃至经济、科技竞争的手段,是一种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各种身份和手段,在我国进行渗透、窃密、颠覆政权等活动,使国家机关、国家秘密、各类情报、国家工作人员等具体对象受到侵犯,从而使国家安全受到侵害。间谍罪的主体要件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成为犯罪主体,而法人不能成为犯罪主体。单位实施间谍行为的,其法律责任由直接责任人员承担。间谍罪的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等,并有意进行相关活动。行为人的动机可以多种多样,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都不影响该罪的构成。
延伸阅读
  1.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表现
  2.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从轻情节的规定
  3.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4. 战时窝藏逃离部队军人罪与雇用逃离部队军人罪的区别
  5. 倾覆国家政权罪的刑罚

刑法罪名热门知识

  1. 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
  2.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3. 伪证罪的后果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
  4. 职务侵占罪与贪污贿赂罪的区别
  5. 妨害公务罪的构成和情形
  6. 招摇撞骗罪的法律规定
  7.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刑法罪名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