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4-27
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方法,依法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根据《刑法》第54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包括以下权利:
(一)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 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根据《刑法》第56条第1款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故意伤害、盗窃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能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问题的批复》的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伤害、盗窃等其他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如果犯罪分子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也可以依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根据《刑法》第56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罪行较轻,在一定聚众性的犯罪中属于一般参加者的犯罪分子,刑法规定可以单处剥夺政治权利。例如,有的人实施了公然侮辱他人的犯罪行为,已构成犯罪,但其罪行危害不大。
根据《刑法》第55条的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如果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当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根据《刑法》第58条第1款的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起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根据《刑法》第58条第2款的规定,在执行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他们不得行使被剥夺的各项政治权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期满时,公安机关应通知犯罪分子,并向相关群众公开宣布恢复其政治权利。犯罪分子在恢复政治权利后,将享有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