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2-16
当孕妇盗窃被警方抓获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警方无法收监、拘留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因此,警方只能根据案情决定对其进行取保候审或者治安处罚不予执行。
在检察机关或者法院层面,对孕妇仍然适用取保候审。即便被判刑,也会追加缓刑,并且当事人有权申请监外执行。简单来说,无论是取保候审还是监外执行,都意味着被释放,但人身自由仍然受限。因此,一些孕妇利用这一点屡犯屡盗。
一般情况下,盗窃犯罪金额较小的孕妇会获得缓刑,无需入狱。然而,对于犯罪情节严重、涉案金额较大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可以判处实刑,但犯罪嫌疑人仍然可以申请监外执行。以2011年杭州孕妇团伙盗窃案为例,其中一名孕妇因涉案金额达到10万元,盗窃14次,被判有期徒刑11年6个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外执行的时间包括孕妇剩余的怀孕时间和哺乳期的12个月。在哺乳期结束后,这名女子将继续服刑。
缓刑,也称为暂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在法定程序确认其构成犯罪后,先行宣告定罪,但不立即执行判处的刑罚。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我国法律对孕妇的种种优待,体现了对妇女权益的保护。然而,一些人却滥用这种优待作为犯罪的借口,这是不应该被允许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5条规定,对于“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可以”取保候审,而非“应当”取保候审;二是对孕期嫌疑人取保候审有前提条件,即“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然而,现实问题是,一些孕期妇女在被取保候审后,仍然持续犯罪,因此不应该对她们适用取保候审。
尽管理论上可以让孕妇入狱,但由于我国的刑罚执行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了执行难的问题,使得一些孕妇仍然可以避免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