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中管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6-08
中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其中管制为中国独创,也是五种刑罚中最轻的一种,它是犯罪分子在公安机关的管束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下进行改造,而不关押的刑罚。那么法律规定中管制主要内容是什么?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法律规定中对管制的主要内容
1. 管制的适用对象
根据《刑法》分则中有关管制刑的规定,管制刑适用范围较广。除了危害国家安全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外,还可适用于其他刑事犯罪分子,只要刑法分则中的法定刑列有管制。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性质和情节,认为犯罪尚不足以判处徒刑或关押,但又需要限制其自由,都可判处管制。
2. 管制的期限
根据《刑法》第38条和第69条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当数罪并罚时,刑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3. 管制的执行机关
根据《刑法》第38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而《刑法》第40条规定,当管制期满时,执行机关应向本人、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4. 管制的执行方法
管制刑不剥夺罪犯的人身自由,而只是限制其一定的人身自由。罪犯必须遵守《刑法》第39条的规定:
(1) 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
(2)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 根据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4) 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5)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时,应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然而,刑法并未规定违反上述规定的惩戒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制的执行效果。
管制的特点
管制是一种刑罚方法,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一定的自由,并由公安机关进行管束和监督。管制具有以下特点:
1. 适用于罪行较轻,可不予关押的犯罪分子
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为犯罪尚不足以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等剥夺自由的刑罚,但又需要对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加以限制,并给予一定的惩罚,可以判处管制。
2. 不剥夺人身自由,只限制一定自由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既可以继续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不需要离开家庭。除了必须遵守特定法律规定外,他们在行动上仍然是自由的。
3. 受公安机关管束和社会监督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生产、工作和其他活动中,需要接受公安机关的管束和社会的监督。
4. 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由公安机关执行
管制必须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并由公安机关执行。其他机关、单位、团体和个人无权决定或执行管制,非法管制他人属于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