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4-12-15
管制适用对象的范围可根据以下具体规定进行界定:
我国刑法分则明确规定,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较轻,对社会的危害性相对较小。
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因此,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的。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非常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犯罪分子都适用于管制刑。《刑法》对管制的量刑也相对较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管制被规定为一种主刑,由人民法院判决并由公安机关执行。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可延长至3年。管制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在判决执行之前先行羁押,则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刑期的上限虽然比拘役长,但由于管制只是限制人身自由,而拘役则是剥夺人身自由。
根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遵守以下规定: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
在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的情况下,犯罪分子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如需迁居或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报经执行机关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