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犯存在过失犯罪吗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2-10
?有很多的违法犯罪的人在犯罪的过程中属于行为犯,行为犯是自己的行为只要发生了,那么就会构成犯罪,行为规范是否会存在过失犯罪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行为犯是否构成过失犯罪
行为犯的主观方面不能是过失
根据我国《刑法》第15条的规定,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中,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或者虽然预见到了但轻信能够避免,从而导致了这种结果的犯罪行为。因此,过失犯罪必须是一种结果犯罪。由于刑法明确规定了过失犯罪必须是结果犯罪,所以从逻辑上可以得出结论:行为犯的主观方面不能是过失。
故意犯罪中的危害社会结果
我国《刑法》第14条对故意犯罪的概念进行了规定,其中提到了“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意味着,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那么就构成了故意犯罪。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对法益的侵犯,是广义上的危害结果。换言之,如果将危害结果限定为狭义上的危害结果,而不包括危险结果和行为仅对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情况,那么就无法解释危险犯和行为犯的故意问题。
总结起来,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为犯的主观方面不能是过失,过失犯罪必须是一种结果犯罪。而故意犯罪中的危害社会结果是指行为人对法益的侵犯,包括危险结果和行为仅对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情况。因此,行为犯与过失犯罪在主观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