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08-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以下几种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根据该条规定,对于因身体伤害要求赔偿的情况,权利人应在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后的一年内提出诉讼请求。如果超过一年,权利将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对于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情况,权利人应在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后的一年内提出诉讼请求。超过一年后,权利将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对于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况,权利人应在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后的一年内提出诉讼请求。超过一年后,权利将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对于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情况,权利人应在发现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后的一年内提出诉讼请求。超过一年后,权利将不再受到法律保护。
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即在民法通则或其他民事法律规范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一般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根据民法通则第136条的规定,对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情况,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然而,这四种适用短期诉讼时效的情形中,有的已被后公布的单行法修正。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该适用新法律的规定。
例如,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2条的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因此,如果身体伤害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应适用特别法规定的特殊时效。又如,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5条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因此,对于因产品责任的赔偿请求权,应适用特别法规定的2年特殊时效。
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然而,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与一般和短期诉讼时效期间不同,该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即适用于那些“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的“特殊主体”。对于那些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的权利人,只能适用一般时效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