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单位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一)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法律知识

某单位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一)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3-21

 
10596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分院成本核算工作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分院成本核算工作,保障分院生产经营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总院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

分院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适合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任意变更。如确需变更,应当根据管理权限,经批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第三条 成本核算制度的重要性

成本核算制度是分院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制度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明确责任,确保制度的贯彻实施。

第四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分院所属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和分公司性质的分支机构。

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五条 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概述

成本核算是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各单位应认真组织各职能部门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

一、定额管理

第六条 定额的制订原则

各单位对各种原材料、工具、燃料动力的消耗,以及劳动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定额流动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制订先进、合理的定额,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考核和修订。

第七条 定额制订原则的具体要求

定额的制订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要考虑各单位生产发展、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要求,同时兼顾各单位目前的生产能力和管理现状,使定额既先进又可行。(二)要保持定额相对稳定,以利调动职工积极性,使分析和考核建立在可比基础上。但随着各单位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已不适应的定额应适时地进行补充和修订。(三)要注意各种定额之间的内在联系,防止相互脱节、彼此矛盾的情况出现。(四)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二、原始记录

第八条 原始记录的建立和健全

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材料物资、劳动工资、设计及工艺改动、生产、设备使用、动力消耗等方面的原始记录。

第九条 原始记录的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各单位应指定专职管理原始记录的机构和人员,统一规定各类原始记录的格式、内容、填写、审核、签署、传递、存档等要求,保证原始记录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计量验收

第十条 计量验收制度的建立和维护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验收制度,并保持计量工具的准确性,对材料、工具、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的收发和转移,都必须进行计量、点数和质量验收。

延伸阅读
  1. 《BH-2快速渗碳与碳氮共渗技术的应用》合作协议
  2. 产品成本及其组成
  3. 两种土地增值税清算方法的区别
  4. 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法有哪些
  5. 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重点是什么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 吉化爆炸事故引发的公众责任险问题
  3. 法律顾问的角色和职责
  4. 新环保法五大亮点:保护环境的新举措和制度
  5. 一、审核会计报告
  6. 第一章:企业物流管理制度
  7. 新员工入职办公用品配备有哪些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采购管理制度范本
  2. 车间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3. 商场员工规章制度范本
  4. 销售管理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