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标准法律知识

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5-25

 
105716
前几年曝光出来的三鹿三聚氰胺案件大家还记得吗 后面的针对行动力甚至不止三鹿就连**伊利都查出来同样在做黑心生意,真可谓触目惊心,让我们不禁开始担心到底还有多少食品是有毒的,开始对中国的所有商业食品都持怀疑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制定了食品安全法也严格规范了食品安全标准,那么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具有什么性质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及内容

食品安全标准的性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宗旨是为了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确保标准的科学合理和安全可靠。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品强制性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 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二) 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

(三) 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

(四) 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

(五) 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

(六) 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七) 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八) 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

(九)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与修订

食品安全标准实施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与同级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合作,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组织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当收集、汇总食品安全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通报。食品生产经营者和食品行业协会如发现食品安全标准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应立即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也应根据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标准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延伸阅读
  1. 食品犯罪案件中明知的认定
  2. 产品缺陷责任的规定
  3. 有投资回报预期商品的广告不能含有哪些内容
  4.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赔偿规定
  5. 国家食品安全认证标准的形成过程

产品质量热门知识

  1. 新车一个月故障可要求无偿换车吗
  2. 农产品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3. 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赔偿
  4. 食品安全法的处罚标准
  5. 合同编号:
  6. 电商平台卖家欺骗消费者的赔偿标准
  7.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产品质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