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01
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条的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债务应当按时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分期偿还。如果债务人有能力偿还但拒不偿还,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强制偿还。
为了解决欠款不还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失信人员将被纳入网络公开的失信黑名单,限制其高消费行为,例如购买飞机票或住商务酒店。其次,失信人员将面临限制办理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业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新政策,唯一一套住房不再是老赖逃避法院执行的理由。无论执行人是否只有一套房屋,只要他拥有其他家庭成员拥有的房产,房屋都可以被执行。此外,根据当地租房价格,法院可以为被执行人提供一套小面积房屋,用于维持其生活必需。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支付宝、移动支付、微信支付等网络虚拟交易账户中的资金也属于法院可执行的财产范围。因此,老赖在网上进行的各种消费活动都会受到限制。
从2016年2月起,人民法院和金融机构将通过网络方式进行财产查询、冻结、扣划等操作。执行法官可以通过鼠标一点,对被执行人在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财产进行查找、冻结和扣划。
最高人民法院与某互联网征信机构合作,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与网络平台同步。在消费金融、小额贷款、信用卡、P2P、酒店、租房、租车等场景,失信被执行人将受到全面限制。例如,他们将无法申请贷款、购买机票、预定酒店等。
自2015年12月起,被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自然人将受到信用惩戒。他们将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