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0-24
涉外财产保全是指在涉外民事案件中,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将来的判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时,人民法院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采取临时性强制措施对他方当事人的相关财产进行保全的制度。
在国内财产保全中,当事人可以主动申请保全措施,人民法院也可以根据职权主动采取保全措施。而在涉外财产保全中,只能由当事人申请采取保全措施。
在国内,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在涉外案件中,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应在3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国内财产保全措施采取后,一般不需要第三方进行监督。而在涉外财产保全中,一般应交由有关单位进行监督。
涉外财产保全在海事诉讼中较为常见,特别涉及到财产扣押和船舶扣押的情况。如果没有监督,扣押的财产很可能会被破坏或驶离港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民事诉讼法》第255条规定了需要有关单位进行监督的情况,并规定被申请人承担监督费用。
财产保全可以在以下情况下解除:
财产保全解除由人民法院发布命令,并由执行员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如果申请存在错误,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然而,赔偿范围仅限于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而不包括被申请人的全部损失。换句话说,只有在损害结果与财产保全措施存在因果关系时,才能进行赔偿,超出范围的赔偿将侵害申请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