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9-03
根据《北京市律师诉讼代理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标准(试行)》,代理民事、经济、行政案件诉讼或仲裁的律师费收取如下:
(1) 普通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标的的,根据案件复杂程度、律师工作所需耗费时间,代理律师知名度和经验,在2000—100000元之间协商收取; 外地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不涉及财产标的的,代理费不低于20000元;
(2) 涉及财产标的的,按争议标的收取代理费,但最低不低于2000元(外地的代理费不低于20000元)。
收费比例计算如下:
争议标的10万元以下部分×5%5000元;
争议标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部分×3%17000元;
争议标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部分×2.5%29500元;
争议标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部分×2%109500元;
争议标的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部分×1%159500元;
争议标的1000万元以上部分×0.75%。
二、办案费:
(1) 办案所需的交通、通讯、复印、打印等费用实行包干制,按以下标准收取:
(2) 北京市内(城八区)案件人民币1500元整(如需要去外地出差,费用实报实销);
(3) 北京市郊区案件人民币2000元整(如需要去外地出差,费用实报实销);
(3) 外地案件差旅费实报实销。
(4) 办案所需其他费用(翻译费、查询费、鉴定费、公证费以及代理律师代为支付的其他费用)实报实销。
三、重大、复杂、疑难案件的代理费按上述标准的2倍收取,其他办案费用不变。
四、代理二审案件:
(1) 未代理一审只代理二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标准收费,其他办案费用不变。
(2) 曾代理一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一审收费的二分之一收费,其他办案费用不变。
(3) 代理二审后发回重审的案件,代理费按二审收费的二分之一收费,其他办案费用不变。
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一些旅行社为吸引客源,常常通过价格战和诱人的旅游广告来吸引顾客。他们推出的旅游产品价格非常低,让人难以置信。尽管这样的价格对消费者有利,但旅行社的运营成本是固定的。因此,旅行社往往会通过降低旅游服务质量、增加其他项目的费用以及推销“自费”项目等方式来弥补成本。例如,一些导游会临时更改旅游路线,增加自费项目的次数,缩短旅游景点观光时间,以增加购物次数和延长购物时间。
在旅行过程中,旅行社往往会在就餐和住宿方面降低标准,以减少实际开支。消费者很难知道是否享受到了标准的服务,只有旅行社和饭店清楚。此外,在旅游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应警惕少数导游的虚假宣传。这些导游通常会以能找到真正物有所值的购物点为由,诱导消费者前往购物。消费者可能会以为他们得到了物有所值的产品,但导游也从购物点获得了丰厚的回扣。
一些旅行社在广告宣传页和行程单上列出许多景点,甚至打出“免费赠送景点”的招牌。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一份丰富的旅游行程,但实际上这些景点大多是免费的。此外,一些旅行社由于报名游客人数较少,难以成团,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他们会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旅游者转给其他团,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有一些旅行社利用消费者对法律、旅游政策和旅游常识的不了解,将旅游行业内部的矛盾纠纷转嫁给消费者,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维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