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中的证据搜集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2-27
网络侵权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侵权行为,很多时候受害者的合法权益被侵犯了却不知道。因此在收集证据上十分的困难,那么,网络侵权中的证据搜集该怎么进行?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网络侵权中的证据收集:公证取证和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关证据
公证取证
根据民诉法规定,公证书是当事人证明自己主张的最有效的证据之一。在网络著作权案件中,公证取证主要在网上进行,需要对大量具有证明作用的网上信息进行固定和保存。当事人可以选择在诉讼前或诉讼中,通过公证机关逐一打印涉及网络上相关信息,并详细记录取证过程,形成一份客观完整的公证书。对于图形、图像等声像文件,还需采用录音、录像的方式加以固定,以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客观性。
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关证据
尽管公证取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当事人自行取证和公证取证可能会面临更多不可预料的阻碍。因此,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协助调查取证义务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网络服务商为用户提供上网后的信息流通技术支持,用户在网上传播的信息必定经过网络服务商的计算机系统,并留下相应的记录。因此,网络服务商是网络著作权案件中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来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当著作权人有证据证明被侵权,并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出请求时,网络服务商有义务向权利人提供侵权行为人在网络上的注册资料。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人民法院应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然而,笔者认为该司法解释存在问题,因为它有行使行政权的嫌疑,在实际执行中也存在困难。司法解释并非行政法规,不能作为强制性行政规定适用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对于网络著作权案件而言,如果不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拒绝向著作权人提供证据的行为也无能为力。此外,服务商也没有义务向非法定机构提供证据。因此,笔者认为在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或法院自行决定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证据,而网络服务商有协助法官调查取证的义务。如果网络服务商不协助或不能提供证据,则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