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1-22
在网络环境中,如果一个人的账号被他人盗取并用于进行网络侵权行为,那么被盗号人是否有责任呢?根据证据,可以证明被盗号人没有责任。
网络侵权行为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网络侵权行为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侵权构成要件的不同,网络侵权行为可分为一般网络侵权行为与特殊网络侵权行为。一般网络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因过错而实施的侵权行为,例如蓄意的网上域名抢注行为。特殊网络侵权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无过错情况下实施的侵权行为。
根据侵权的内容不同,网络侵权行为可分为版权侵权行为、域名与商标侵权行为、专利侵权行为、国家机密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隐私权侵权行为等。其中,版权侵权行为又可细分为文学、艺术作品侵权行为、科技发明作品侵权行为和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等。
根据侵权对象的不同,网络侵权行为可分为单个侵权行为、多个侵权行为(例如将他人的驰名商标抢注为域名的行为)和批量侵权行为(例如熊猫烧香病毒对大量计算机系统造成的侵害行为)。
根据侵权人的人数不同,网络侵权行为可分为单独侵权行为和共同侵权行为。
根据侵权人的身份与地位的不同,网络侵权行为可分为网络产品生产经营者侵权行为、网上信息获取者侵权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ISP的侵权行为和网络内容提供者ICP的侵权行为。
根据侵权人的人数与侵权情况的不同,网络侵权行为可分为直接侵权行为(例如未经作品所有权人许可,擅自将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上传至网上传播)与间接侵权行为(例如网络服务提供者ISP在应知或明知其所属的网站内发生了作品侵权行为,但未采取避免侵权的相应措施,即参与了侵权,从而也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根据被侵权人的确定状况的不同,网络侵权行为可分为指向侵权行为和泛化侵权行为。前者指专门针对特定的主体实施侵权行为,后者指被侵权主体具有不确定性和广泛性特点,例如病毒侵权就是面向整个网络空间的。
根据网络侵权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网络侵权行为分为作为网络侵权行为与不作为网络侵权行为。作为网络侵权行为指行为人基于过错而实施的积极侵权行为;不作为网络侵权行为指当事人在无过错情况下实施的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