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3-11-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时,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除非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否则将不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时,如果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将应当承担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四十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如果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的人身损害,侵权责任将由侵权人承担;如果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将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一方面,监护人可以就作为基础关系的损害赔偿关系中的事由进行抗辩,例如可以抗辩加害人没有实施加害行为,或者加害行为并未造成诉称的损害结果等。这种抗辩权源于监护关系,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无法商量解决诉讼问题(因为一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也无需商量(因为一方负有法定的监护责任)。
另一方面,监护人可以以已尽了监护责任为由,申请人民法院减轻自己的责任。监护人承担替代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推定原则和公平原则。当监护人有证据证明自己已尽了监护责任,并无过错时,可以减轻其责任,并根据公平原则适当承担民事责任。此外,监护人还可以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加害行为的财产为由进行抗辩,以减轻或免除自己的替代责任。
当监护人提出第三种抗辩主张并提供有效证据时,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如果抗辩主张成立,可以追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被告,并向原告解释追加的理由。如果原告不同意追加,人民法院也应根据查明的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依职权追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被告,并判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其财产承担赔偿责任。当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财产不足以赔偿时,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案件中,直接的责任人为侵权人本人。在侵权人没有足够财产或财产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判令监护人承担补充替代责任,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自己的财产无法赔偿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