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破坏电力设备罪该如何定罪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电力法 > 电力供应与使用法律知识

犯破坏电力设备罪该如何定罪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96496
犯破坏电力设备罪是一种违反相关法律,破坏电力设备的一种犯罪行为。那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犯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相关内容的呢?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犯破坏电力设备罪该如何定罪的相关内容。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犯破坏电力设备罪该如何定罪

根据本法第118条规定,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本法第119条第1款)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等厂、站内的设施;

(1)发电厂、变电站外各种专用的管道(沟)、储灰场、水井、泵站、冷却水塔、油库、堤坝、铁路、道路、桥梁、码头、燃料装卸设施、避雷装置、消防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2)水力发电厂使用的水库、大坝、取水口、引水隧洞(含支洞口)、引水渠道、调压井(塔)、露天高压管道、厂房、尾水渠、厂房与大坝间的通信设施及其有关辅助设施。

第九条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

(1)架空电力线路:杆塔、基础、拉线、接地装置、导线、避雷线、金具、电网运行控制设施。

第十条电力线路保护区:

(2)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

延伸距离如下:

l——10千伏5米

23——110千伏10米

154——330千伏15米

500千伏20米

1、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力设备。行为人即使盗走其中架设好的部分的电线,也不致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其行为应以盗窃定性。

2.已经通电使用,只是由于枯水季节或电力不足等原因,而暂停供电的线路,仍应认为是正在使用的线路。行为人偷割这类线路中的电线,如果构成犯罪,应按破坏电力设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3.对偷割已经安装完毕,但还未供电的电力线路的行为,应分别不同情况处理。如果偷割的是未正式交付电力部门使用的线路,应按盗窃案件处理。如果行为人明知线路已交付电力部门使用而偷割电线的,应定为破坏电力设备罪。

最高人民严厉打击盗窃、破坏铁路、油田、电力、通讯等器材设备违法犯罪活动的斗争。各级公、检、法机关务必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密切配合,共同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盗窃、破坏铁路、油田、电力、通讯等器材设备的违法犯罪活动,整顿废旧金属收购站、点,堵塞收赃、销赃渠道,遏制这类违法犯罪活动的蔓延。

二、加强侦查破案,依法从重从快惩处犯罪分于。公安机关对发生的此类案件要及时立案,迅速侦破;同时要通过清理整顿废旧金属收购业,及时发现可疑线索,深挖犯罪团伙。对查获的犯罪分子,只要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死刑的,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以盗窃罪处罚。处理这类案件,要防止处罚偏轻的现象,更不得以治安处罚代替刑事制裁。

四种情形最高可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8月20日公布《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这一司法解释,四种情形可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司法解释明确,属于刑法第119条第1款规定的破坏电力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四种情形包括:造成1人死亡、3人以上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的;造成1万以上用户电力供应中断6小时以上,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

根据司法解释作出的规定,具有上述四种情形之一的,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司法解释自2007年8月21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1. 破坏电力设备罪既遂有哪些惩罚,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2. 破坏电力设备罪怎么处罚
  3. 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的条件会有什么
  4. 破坏电力设备罪既遂法院会判多久,怎么规定?
  5. 犯了破坏电力设备罪怎么处罚,有没有法律规定

电力法热门知识

  1. 第一章 供电监管总则
  2. 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3. 未经许可从事供电或者变更供电营业区会受到什么处罚
  4. 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联合印发《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办法》
  5. 破坏电力设备罪既遂判多久,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6. 破坏电力设备罪处罚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7. 破坏电力设备罪既遂的处罚标准是什么
电力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