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对环境法完善的宏观思考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环保法 > 环境保护改善法律知识

从环境伦理学的视角对环境法完善的宏观思考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3-03

 
96068

环境法的必要性及修改路径选择

一、环境法的必要性

环境法的概念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环境法是指污染防治法(公害防治法),而广义的环境法则包括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防治。本文所指的环境法是指广义的环境法。自中国的《环境保护法》于1979年制定、1989年修改以来,已经有17年的历史。然而,国内外的环境问题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尽管这些新理念在环境单行法规中得到了体现,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一基本法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都知道,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制定的,因此这一基本法带有太多计划经济的烙印。在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在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语境中,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已经显得过时,修改也变得紧迫和必要。

二、环境法的修改路径选择: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保护法的修改需要有理论指导。尽管我们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以及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但我认为要深入剖析环境法修改的更深层次理论依据,必须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进行考察。下文将从环境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分野开始论述。

(一) 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理论。它分为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也称为绝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称为相对人类中心主义)。

1. 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具有浓厚的宗教和哲学色彩。早期基督教的教义将上帝视为一切的主宰,而人类是上帝唯一拯救的生物,是大自然的主人。其他生物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利益,人类可以随意支配自然。古典哲学中的主客二分法也使得人类一度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对大自然的保护。这些背景使得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将征服自然视为核心,将自然视为征服的对象。他们相信只有征服自然才能满足人类利益。自古希腊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思想对环境问题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痛定思痛后,人类中心主义完成了由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

2.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生态危机的不断加剧,人类中心主义也在不断反思和调整,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逐渐走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他们将自然视为有机体,具有自身价值,而不仅仅是对象。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仍然主张人类是唯一的价值主体,但要求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只有保护自然界的可持续性,才能最大化人类自身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 傍名牌现象对市场竞争秩序的扰乱
  3. 财产损害与环境污染
  4. 环境保护的规定及其内容
  5. 危险废物的定义和危害

环保法热门知识

  1. 燃煤锅炉单位未正常运行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违法排污案件分析
  2. 第四十八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
  3. 海洋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4. 如何确定环境污染罪的性质
  5.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
  6. 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职责
  7. 政府支持垃圾分类的法律措施
环保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