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2-19
旅游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旅游公害问题,其中一部分是由于旅游地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所造成的。这种公害可以进一步分为旅游开发本身造成的和非旅游开发建设造成的,统称为建设性污染。根据污染的形态,可以将其分为有形污染和无形污染两大类。根据污染者的动机,可以视为有意的或无意的。根据污染的后果,有的是暂时可改变的,有的则是长期难以挽回的。
有形污染是指人们的感官可以直接觉察的污染,例如由于旅游者文化素质低或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导致风景资源破坏、文物古迹损毁、环境卫生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旅游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无形污染是指旅游者对旅游地带来的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往往不易被人们觉察,但其后果却相当严重,有的甚至超过某些有形污染的危害。例如旅游者带来的不良生活方式,冲击旅游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改变其固有的社会美德。此外,旅游者也可能传播有伤风化的劣迹,导致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蔓延,给旅游接待地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建设性污染是指由于旅游区人数超出其容量,加上管理不善,导致花木和建筑受到损坏的问题。虽然这些后果有时比较严重,但毕竟属于可以改变的旅游污染。然而,当旅游区建造房屋、开山筑路、修建机场时,耕地被侵占、草地被毁、森林遭砍伐,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就是致命的建设性污染。此外,飞机航班的增加、车船密度的提高以及排放的烟尘、尾气和废油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开山挖石对具有美感的风景地貌来说,具有毁灭性的破坏。在景区不适当地修建缆车索道,以及在古建筑旁或微尺度的风景山石之间修建造型、体积、色调极不协调的建筑,都会破坏景区的意境,也是一种建设性污染。
为了防止旅游污染对环境、社会和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在旅游业发展战略制定、旅游区规划、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业经营管理中,应当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和社会公德,加强对旅游区的管理和监督,合理规划旅游区的发展,保护生态平衡,控制旅游区的人数,限制建设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