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09-17
在法律上,合同要当事人签字才能生效。然而,如果以电子的形式签订合同,需要进行电子签字才能使合同有效。电子签字是合同当事人身份的证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第二条的规定,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而数据电文则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根据该法第三条的规定,民事活动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单证等文书,当事人可以约定使用或者不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当事人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文书,不得仅因为其采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的形式而否定其法律效力。
此外,根据该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是指电子合同成立的地方。确定电子合同成立的地点涉及到发生合同纠纷后由那地、那级法院管辖及其适用法律问题。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4条的规定,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对于采用电子意思表示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其主要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如果没有主要营业地,则以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我国立法对电子意思表示采取的是“到达主义”,即以收到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这一规定考虑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和特殊性问题。在电子交易中,收件人接收或者检索数据电文的信息系统经常与收件人不在同一管辖区内。因此,该规定确保了收件人与视为收件地点的所在地有着某种合理的联系。可以说,我国《合同法》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电子商务与普通交易的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