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是如何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仲裁程序法律知识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是如何的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0-05-25

 
89645
随着我国各项体制的不断完善,仲裁委员会已经在各省、自治区依照相关相关法律设立。那么仲裁委员会到底是怎么设立的呢?设立又有哪些条件?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仲裁委员会的相关内容为您解答疑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

1、办理机构:各地司法局法制处,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必要的文件。

2、办理时限:审批时限为10日(即各地司法局应当在收到申请设立登记证明材料之日起10日内,对符合设立条件的仲裁委员会予以设立登记,并发给登记证书;对符合设立条件,但所提供的文件不符合要求的,在要求补正后予以登记;对不符合条件规定的,不予登记,并告知不予登记的理由和救济途径)。

3、申办对象资格:

(1)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

(2)有必要的财产;

(3)有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4)有聘任的仲裁员。附注:办理设立登记。

4、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1)提供设立仲裁委员会申请书;

(2)提供组建仲裁委员会的市的人民政府设立仲裁委员会的文件;

(3)提供仲裁委员会章程;

(4)提供必要的经费证明;

(5)提供仲裁委员会住所证明;

(6)提供聘任的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聘书副本;

(7)提供拟聘任的仲裁员名册。

5、办理程序: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向各地司法局办理设立登记;各地司法局对仲裁委员会的设立登记,自做出登记之日起生效,予以公告,并报司法部备案。

6、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和《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

仲裁委员会的设立登记

1、设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2、登记条件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3、办理程序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按相关程序办理;

4、办理时限登记机关应当自受理设立仲裁委员会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需要补充相关申报材料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许可规定的期限内;

5、收费标准:不收费

6、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

(1)、设立登记申请书;

(2)、组建仲裁委员会的市人民政府文件;

(3)、仲裁委员会章程;

(4)、必要的经费证明;

(5)、仲裁委员会住所证明;

(6)、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聘书副本及其登记表;

(7)、拟聘任的仲裁员名册及其简历表;

(8)、筹备基本情况报告;

(9)、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7、申请书示范文本仲裁委员会设立登记相关表式可向省司法厅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索取。

仲裁委员会的概念

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性仲裁机构,是独立、公正、高效地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常设仲裁机构。

一般在直辖市,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仲裁委员会由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并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未经设立登记的,其仲裁裁决不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委员会的职责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财产保全费用的相关法律依据
  2. 诉前财产保全复议期限是多久
  3. 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手续
  4. 如何查询财产被保全的情况
  5. 律师费和诉讼费的计算方法
  6.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7. 如何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