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3-10-12
中国法律体系中,实行二审终审制度。这意味着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一审的判决和裁定并不具有生效力,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依法程序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和裁定则具有生效力,即被视为终审判决。
已经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在事实认定和适用法律方面确有错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纠正:
一、人民法院基于审判监督权要求再审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基于审判监督权要求再审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
二、人民检察院基于审判监督权要求人民法院再审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基于审判监督权要求人民法院再审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同级人民检察院不受理申请,当事人可以依法提出异议,并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三、当事人申诉,申请再审
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诉的方式,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已生效的判决和裁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作出终审判决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值得注意的是,申请再审并不会停止判决和裁定的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有本法第17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有本法第179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因此,当事人可以向同级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如果同级人民检察院不受理,可以依法提出异议,并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当事人还可以向人大信访部门反映问题,寻求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