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离婚可以在法庭调解吗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7-17
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的感情如果已经破裂了的话,是可以进行离婚的,有很多的案件都要进行诉讼离婚,那么如果是一个精神病人在法院可以调解离婚案相关的规定是怎样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神病人离婚的法律程序及代理人问题
新的民法典的生效与相关规定
根据最新的《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民法通则》及其相关解释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将失效,并由新的司法解释取而代之。
精神病人的行为能力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5条规定,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患者)如果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无法意识到其行为后果,可以被认定为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对于复杂事物或重大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无法预见行为后果的人,则可被认定为无法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及代理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三条规定,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活动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无法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可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进行。若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提出离婚诉讼,需要为其指定诉讼代理人。若已设立监护人,则由监护人代理诉讼;若未设立监护人,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顺序指定监护人代理诉讼。在本案中,若精神病人的配偶提出离婚诉讼,其监护人只能是其父母,代理其参加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