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予执行执行异议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异议法律知识

不予执行执行异议是什么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3-10-18

 
86415
不予执行执行异议是什么意思呢,将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申请纳入执行异议审查范围,缺乏法律依据有哪些理由呢,仲裁裁决被裁定不予执行的,不能赋予申请人复议权。

不予执行执行异议制度的概述

不予执行执行异议是我国执行程序中的一项执行救济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书面异议后十五日内进行审查。如果理由成立,法院会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如果理由不成立,法院会裁定驳回。对于裁定不服的案外人和当事人,他们可以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如果与原判决或裁定无关,还可以在裁定送达后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将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申请纳入执行异议审查范围的法律依据缺乏

目前,将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申请纳入执行异议审查范围缺乏法律依据,具体原因如下:

  1. 根据民诉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作出不予执行的裁定。然而,该规定并未涉及执行异议审查的范围,而是针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申请。
  2. 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所针对的对象是执行过程中的执行行为,而不是针对错误的仲裁裁决。因此,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申请并不适用于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执行异议审查范围。
  3. 在2009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给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复函中明确指出,仲裁裁决被裁定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民诉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重新申请仲裁或起诉,也可以根据执行规定向上级人民法院申诉,要求上级法院依法监督。这一答复也未将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申请纳入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程序处理。

综上所述,将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申请纳入执行异议审查范围缺乏法律依据。

不应赋予申请人复议权的理由

在裁定不予执行中赋予申请人复议权是没有法律依据的。首先,不予执行的裁定并非执行行为的裁定,而是针对执行行为的裁定赋予申请人复议权,其法律依据是民诉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而民诉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是当事人重新申请仲裁或起诉。因此,在裁定不予执行中赋予申请人复议权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其次,赋予申请人复议权会涉及剥夺申请人重新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民诉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赋予当事人重新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如果将其纳入执行行为异议程序,赋予当事人复议权,就会剥夺当事人重新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对当事人来说,一旦复议不支持其请求,根据执行行为复议程序,复议作出的裁定是终局裁定。当事人对复议作出的裁定不服,只能申诉,进入执行监督程序。这将给当事人的救济程序带来过于复杂的局面。为避免当事人救济程序过长,仲裁裁决被裁定不予执行的申请不应赋予申请人复议权,而应依照民诉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的规定赋予当事人重新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延伸阅读
  1. 查封房产是否有诉讼标的要求
  2. 辩护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3. 一、异议审查程序
  4. 交通项目未招标的处理方式
  5. 提存债务怎么清偿?解读法院要求的步骤与措施?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失信人员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再审程序及其时效
  4.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5. 民事案件委托权限
  6. 离婚赔偿款拒绝支付的法律解决途径
  7. 民事诉讼调解不履行的法律处理方式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厨房设备订购合同范本
  2. 棉花订购合同范本
  3. 专用教育教学设备采购合同书模板
  4. 阀门采购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