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事调解书如何提出再审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对民事调解书如何提出再审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3-09-20

 
84768
民事调解是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手段,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时,要遵守平等、自愿、合法的原则。法院调解结束后,如果双方达成意见的,可以出具调解书,那么对民事调解书如何提出再审?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对民事调解书提出再审的基本案情

申请再审人和被申请人

申请再审人(原审原告)郑某,女,汉族。

被申请人(原审被告)赵某,男,汉族。

原案背景

原告郑某和被告赵某于1998年4月相识,同年7月登记结婚。他们育有两个女儿,长女赵某某于2000年11月25日出生,次女赵某某于2004年8月28日出生。由于家庭琐事引发的争吵和打闹,导致双方矛盾不断扩大。原告于2010年1月19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一审法院审理情况

在本案审理过程中,法院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以下协议:

  1. 原告郑某和被告赵某离婚。
  2. 婚生长女赵某某和次女赵某某随被告赵某生活。原告郑某每半年支付200元抚养费,从2010年5月1日起支付,直至孩子能够独立生活。
  3. 共同存款5万元,原、被告各分得25000元,原告的25000元赠予二女儿所有。

当事人申请再审及答辩理由

申请再审人郑某申请再审的理由如下:

  1. 调解书违反了自愿原则。一审法院在事后擅自改动了调解协议的内容,增加了内容,并且意思表达含混不清,不符合申请人的真实意愿。
  2. 一审法院在审理程序上存在不当之处。申请人是在一审执行阶段才了解到调解内容,是被迫签收的调解书。

被申请人赵某未提交书面意见。

中级法院审查意见

市中级法院经审查认为,一审法院制定的调解协议内容有明显改动,但当事人未在改动处签章或盖手印,并且事后也不予认可。另外,申请再审人在一审执行立案后才签收调解书。综上,该调解书违反了自愿原则,应予再审。

评析意见

本案是对已经生效的调解书提出再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旧)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对已经生效的调解书提出再审的法定事由包括: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提出证据证明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因此,本案是否应当再审,主要需要审查一审法院调解本案是否违反自愿原则,以及本案调解书确认的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关于调解本案是否违反自愿原则

民事诉讼中的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民事争议的一种诉讼活动。由于涉及到当事人对实体权益的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组织当事人调解不得违反自愿原则。

在本案中,法院出具的调解书与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不一致。具体表现为:

  1. 调解协议明显有改动和变更的内容,但当事人未在改动处签章或盖手印,并且事后也不予认可。
  2. 调解书中关于抚养费的履行期限的内容与调解协议不一致。
  3. 调解书中关于共同存款的处理方式与调解协议不一致。
  4. 调解书未经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确认。
  5. 原告在一审执行立案后才签收调解书,程序违法。

综上所述,本案调解书的内容不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愿,违反了自愿原则。

关于调解的内容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民事调解协议是对当事人争议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作出的确认或处分。调解书和判决书都是对民事争议的一种实体裁决。人民法院应当严格审查调解协议的内容,对违反法律规定和国家政策、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利益的调解协议可以进行干预。

在本案中,调解协议对离婚、子女抚养和共同财产分割作出了处理,未违反法律规定,也没有损害国家或他人利益,具有合法性。

案件的其他瑕疵

  1. 案件受理费收取错误。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以调解方式结案或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应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但本案未减半收取受理费。
  2. 书记员记录不一致。笔录中记录的书记员与庭审笔录中宣布的书记员不一致。

综上所述,本案调解书违反了自愿原则,应予再审。

延伸阅读
  1. 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范本
  2. 调解书的强制执行程序
  3.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的产生方式
  4. 调解书实体内容有错误怎么办
  5. 刑事调解程序的基本流程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2. 当事人陈述前后矛盾的认定标准
  3.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4. 从宪法的角度看简易程序
  5.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6. 刑事申诉的程序与条件
  7. 合并审理的前提条件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