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什么情况下适用简易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简易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什么情况下适用简易程序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4-04

 
83926
在民事诉讼中,什么情况下适用简易程序?案件适用了简易程序,而当事人不同意该怎么办?法院审理案件要多久?二审案件和一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一样吗?执行案件有期限吗?哪些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下面找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什么情况下适用简易程序

根据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但是,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

(一)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

(二)发回重审的

(三)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四)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

(五)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实践中,简易程序有扩大适用的趋势。例如,基层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审理民商事案件时,一般适用简易程序,但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除外:

(一)破产案件

(二)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三)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提起诉讼的案件

(四)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的案件

(五)发回重审、再审或抗诉的案件

(六)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复杂疑难或新类型案件

(七)其他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

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一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商事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一条

案件适用了简易程序,而当事人不同意该怎么办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后,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并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异议成立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并将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及相关事项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

(二)异议不成立的,口头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将上述内容记入笔录。转入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自人民法院立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参考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三条

法院审理案件要多久

如果用普通程序审理,应在6个月内审理完毕。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就得报请上一级法院批准,可再延长3个月。所以,适用普通程序的一审案件的审理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月。

参考法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第二条

二审案件和一审案件的审理期限一样吗

不一样。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应当在上诉案件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3个月。因此,审理上诉案件最多不能超过6个月。而对一审裁定提起上诉,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最终裁定。

执行案件有期限吗

有。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行完毕。非诉讼的执行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行完毕。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延长3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须逐级报至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备案。

哪些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申请通知新证人到庭、调取新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时法院延期审理一个月之内的期间,公告、鉴定的期间,审理管辖权异议和管辖争议的期间,中止诉讼或执行至恢复诉讼或执行的期间及执行中拍卖、变卖被查封、扣押财产的期间等等,都是不计入审理期限的。因此,从立案到审理及执行完毕实际所花的时间通常会长于法律所规定的审理期限。

可以申请哪些人回避?哪些情况需要回避

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的人员不仅限于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如果本案的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法律规定的必须回避的情况,当事人也可要求他们回避。对执行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回避问题参照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规定执行。

当上述可适用回避的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与当事人有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及姻亲关系或者与诉讼代理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时,必须回避。另外,如其本人或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本人与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关系从而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也必须回避。这里所说的“其他关系”是指除了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和与当事人有近亲属关系之外的特殊亲密或有仇嫌关系,从而足以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情况。

延伸阅读
  1. 离婚案件中个人财产的调查
  2.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包括哪些程序
  3. 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
  4. 法院不受理案件的处理方法
  5. 营业执照吊销的法律效力及清算责任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2.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3.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4.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5. 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期限
  6.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7. 民事诉讼中伪证行为的法律后果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