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等级及其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工伤鉴定等级及其赔偿标准是怎么样的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2-08

 
80173
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等级分级原则:

劳动法1-10级工伤鉴定赔偿标准

一级

一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或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一级工伤的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按照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3. 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此外,一级工伤的职工和用人单位个人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级

二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二级工伤的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按照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3. 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此外,二级工伤的职工和用人单位个人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三级

三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三级工伤的职工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按照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3. 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如果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此外,三级工伤的职工和用人单位个人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四级

四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四级工伤的职工保留劳动关系,并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伤残津贴:按照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

此外,四级工伤的职工和用人单位个人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五级

五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较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五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按照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发给伤残津贴,并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将补足差额。

此外,五级工伤的职工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六级

六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大部缺损或明显畸形,有中等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六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按照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发给伤残津贴,并为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如果伤残津贴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将补足差额。

此外,六级工伤的职工还需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七级

七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七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在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八级

八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有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八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如果难以安排工作,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九级

九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九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十级

十级工伤是指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的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十级工伤的职工享受以下待遇: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根据职工工伤鉴定结果的不同等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不同的赔偿标准,以保障工伤职工的权益。

延伸阅读
  1. 工伤鉴定等级如何提高赔偿
  2. 眼睛工伤十级赔偿标准及鉴定
  3. 有工伤认定但未做伤残鉴定怎么赔偿
  4. 什么时候可以进行伤残评定
  5. 工伤鉴定的相关知识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2.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及申请
  3.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4.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5.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6. 工伤鉴定标准
  7.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