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佣法律关系中的损害赔偿原则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雇佣法律关系中的损害赔偿原则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1-19

 
80006
如果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双方当事人是会形成劳动关系的。如果是雇佣个人进行劳务活动的,双方当事人是会成立雇佣关系的。雇佣关系也是可能受伤的,那么,雇佣法律关系中的损害赔偿原则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雇用关系中的损害赔偿责任

一、受雇人对他人实施了损害形成的损害赔偿,责任应归于谁?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45条的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用的人员在进行雇用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雇主对雇员的赔偿责任是在雇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民事责任。雇用关系存在的基础是雇用合同,主体双方为雇主和雇员。雇员根据雇主的指示,利用雇主提供的条件,为雇主提供劳务,并获得劳动报酬。受雇人对他人实施了损害形成的损害赔偿是指在雇主的指挥下,雇员按照雇主的意旨完成雇主交付的任务导致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产生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被称为“代理责任”,即因法律规定或特定关系对非自己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一种法律制度。雇员致人损害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行为必须为雇员的行为,即雇员受雇于法人或个人,在职务活动中致人损害适用法人对其工作人员职务侵权行为的处理原则。其次,行为必须是执行职务的行为,例如在执行任务中发生的损害行为。第三,行为必须构成侵权,即行为必须违反了法律规定或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最后,行为必须存在过错,即雇员的行为必须是主观上存在过错,不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对于雇员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承担原则,可以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只要雇员因执行职务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事实存在,就推定雇主存在选任、监督等方面的过错,除非雇主能证明自己已尽相当注意的义务,可以免责。在使用推定无过错责任原则时,还可以运用公平责任原则作为补充,即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样的原则有利于保护雇员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保障了雇主的权益。

二、雇用人对受雇人实施了损害形成的损害赔偿,责任应归于谁?

对于雇主对雇员实施的损害形成的损害赔偿责任,应当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该原则,只要雇员因受雇工作而受到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不得以选任、监督、雇员已经尽到注意义务为由而主张免责。这是因为雇主是受益人,根据报偿理论,利之所在,损之所归。雇主有提供安全工作环境的义务,雇佣关系虽然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雇主应承担的责任不是因违反雇佣合同而产生的义务,而是因违反了法律赋予的一切人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普遍义务。构成雇主对雇员的赔偿责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受害人必须为雇员,即根据雇佣合同为雇主所选任并在其监督下执行受雇任务并获取报酬的人。其次,受害人必须在受雇工作中因工伤事故而遭受损害,包括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两种情况。最后,雇主不能证明自己存在免责事由,例如不可抗力或受害人故意。在实际生活中,许多雇用合同中存在着“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这些条款在法律上属于侵权行为免责条款。虽然各国对侵权行为免责条款的有效性持不同态度,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已经确认这些条款是无效的。因此,雇主不能以此作为免责的依据。在雇用关系中,雇主与雇员应该通过正确运用法律来解决矛盾,以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只要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雇员应努力为企业创收,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这样的良性环境将促进我国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推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真正生活在一个法治化的社会中,实现法治和自由的最佳结合。
延伸阅读
  1. 外出务工人员的界定
  2. 卸货员受伤乙公司要承担责任吗
  3. 兼职如何申请工伤赔偿
  4. 雇佣合同纠纷怎么处理
  5. 案例分析:黄某与王某之间的劳动关系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工伤鉴定程序
  2. 青岛市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3.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4. 青岛市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
  5. 九级伤残怎么计算赔偿
  6. 工伤九级伤残大概能赔付多少钱
  7. 大拇指没了属于伤残吗,怎么赔偿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