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多少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多少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0-05-25

 
80003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当事人由于存在利益冲突,是很容易发生劳动争议的。对于双方当事人的劳动争议,是需要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的。仲裁是有时效的,那么,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多少?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多少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对于2008年5月1日前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关仲裁时效和起诉的规定及适用《劳动法》。《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八十二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哪些争议可以向劳动机构投诉

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时,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具体可以投诉的情况有以下几类:

(1)用人单位违反录用和招聘职工规定的。如招用童工、收取风险抵押金等;

(2)用人单位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如拒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后不按国家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等;

(3)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如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禁忌劳动等;

(4)用人单位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如超时加班加点、强迫加班加点、不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等;

(5)用人单位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如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等;

(6)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如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农民工不参加工伤保险等;

(7)用人单位违反社会保险规定的。如不依法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不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等;

(8)未经工商部门登记的非法用工主体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

(9)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职业中介有关规定的。如提供虚假信息、违法乱收费等;

(10)从事劳动能力鉴定的组织或者个人违反劳动能力鉴定规定的。如提供虚假鉴定意见、提供虚假诊断证明;

(11)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等侵犯其其他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

延伸阅读
  1.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及中断、终止规定
  2.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
  3. 仲裁受理口头辞退的法律依据及时效
  4.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
  5. 劳动仲裁时效规定的概述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九级伤残人身损害赔偿赔多少钱
  2. 青岛市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3.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4. 青岛市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
  5. 九级伤残怎么计算赔偿
  6. 工伤九级伤残大概能赔付多少钱
  7. 大拇指没了属于伤残吗,怎么赔偿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设计师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2. 青岛市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3. 深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书
  4. 养老保险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