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4 更新时间:2023-09-13
工伤伤残鉴定结果应当向单位报告。当发生工伤事故后,受伤员工应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单位,单位应负责帮助员工进行工伤认定并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单位有责任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所以,在进行工伤伤残鉴定后,您应该及时告知单位,并提供相关鉴定结果和证明文件。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计委《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工伤职工在发生工伤后,治疗伤情相对稳定或停工留薪期满后,若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应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同时,根据第八条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时需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有效的诊断证明、完整的病历材料、工伤职工的身份证明等。
根据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提前通知工伤职工进行鉴定的时间、地点以及所需携带的材料。工伤职工应按照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参加现场鉴定。对于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安排专家上门进行鉴定。在组织鉴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核实工伤职工的身份。若因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参加鉴定,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意,可以调整现场鉴定的时间,并相应顺延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
如果经工伤认定后,经过医疗治疗后,实际上没有影响肢体功能障碍,不符合伤残标准,那么在单位和个人都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伤残鉴定。
然而,如果任何一方对此有异议,最终仍需要经过伤残鉴定环节,以出具是否构成伤残等级的证明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