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费用相关问题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工伤鉴定费用相关问题解析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3-11-30

 
79574
工伤真是到处都是,到底是员工自己不注意不怕死还是说见钱命都可以不要或者是公司的安全教育没有讲到位,如果员工有警惕的意识,公司反复的讲很多的工伤都不会出现,在出现工伤的时候,拍的片丢失了该怎样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你的问题带来了“工伤鉴定拍的片丢失了怎么办”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工伤鉴定程序及内容

工伤鉴定的定义

工伤鉴定是指在职工申请工伤鉴定后,根据其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在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相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过程。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以及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鉴定内容

工伤鉴定的广义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而狭义上的工伤鉴定则专指致残等级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又称劳动鉴定,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导致劳动者在部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时,有关部门在医学方面对其进行鉴别和评定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仅负责因工伤或因病而导致的劳动能力鉴定问题。

工伤保险制度

工伤保险是指在劳动者在工作中或特定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的认定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不论责任在个人还是企业,均享有社会保险待遇,即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工伤风险类别划分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于2015年7月22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71号),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行业进行划分,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将行业工伤风险类别划分为一类至八类,该规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开始实行。
延伸阅读
  1. 工伤鉴定程序与范围
  2. 伤情鉴定费用标准
  3. 工伤伤残的鉴定费由谁负责?
  4. 工伤伤残鉴定费用的确定
  5. 工伤事故赔偿责任下的费用承担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2. 十级工伤劳动鉴定标准
  3. 眼睛工伤十级赔偿标准及鉴定
  4. 眼睛轻伤鉴定标准
  5.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6. 工伤-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
  7. 工伤鉴定标准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