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做伤残鉴定有时间限制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鉴定 > 工伤鉴定标准法律知识

工伤做伤残鉴定有时间限制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02

 
79505
在工作中受伤是我们都不想发生的事情,如果受了工伤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就医医治,在治疗的时候很多人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去进行伤残鉴定,那么工伤做伤残鉴定有时间限制吗?工伤伤残鉴定时间是多久?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工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

一般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当职工经过治疗后仍然存在残疾,且影响其劳动能力时,应进行伤残鉴定。通常情况下,伤残等级的鉴定是在工伤医疗期满时进行。然而,如果医疗期尚未满,但是工伤职工的病情已经相对稳定,也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由于工伤对人体致残的情况和结局千差万别,因此最佳的鉴定时间因伤残性质、健康恢复状况、单位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异。在此无法具体介绍每种情况的最佳鉴定时间,只能对各种致残情况进行大致介绍,实际操作时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判断。

致残情况的分类

各种致残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和职业病损伤。

器官损伤

器官损伤是指工伤直接导致某人体器官肢体的损伤或缺失,例如手被机器绞断等。此外,由于器官功能严重衰竭、肢体严重损伤或感染而进行的器官切除和截肢手术也可归类为器官损伤。虽然器官损伤的评定较为直观和具体,且分级评定有严格的限定,但对于器官损伤的鉴定需要等到临床手术后修复创伤、伤口愈合后进行。一旦临床上治愈或好转(主要指伤口愈合),就可以进行伤残等级鉴定。

功能障碍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总则部分规定:“对功能障碍的判定,应以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

职业病损伤

与外部事故造成的工伤致残不同,职业病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内科伤害,且病情可能在不同时间有所变化,很难有准确的医疗终止期。因此,职业病没有一个最佳的评定时间,只有一个相对的评定时间,并且进行伤残评定后不像意外事故造成的工伤评定那样基本稳定。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的规定:“本标准所列各类血液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低下及慢性中毒性肝病等,病情常有变化,对已进行过评残,经继续治疗后残情发生变化者应按国家社会保险法规的要求,对残情重新进行评级。”“鉴于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一般不存在医疗终结问题,所以在执行此标准时,应每1-2年鉴定一次,故鉴定结果的有效期为1-2年。”
延伸阅读
  1. 机关事业单位工伤认定办法的法律依据
  2. 上班期间得了抑郁症是否属于工伤
  3. 工伤休假回老家是否需要提供病假条?
  4. 临时工猝死的赔偿问题及相关法律规定
  5. 如何申报工伤

工伤鉴定热门知识

  1. 九级伤残人身损害赔偿赔多少钱
  2. 青岛市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3. 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4. 青岛市九级伤残赔偿标准2024
  5. 九级伤残怎么计算赔偿
  6. 工伤九级伤残大概能赔付多少钱
  7. 大拇指没了属于伤残吗,怎么赔偿
工伤鉴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