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的时间限制是怎样的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17
工伤鉴定是工伤事故处理中比较重要的一步,一般是由工伤职工或其家属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然后会根据工伤鉴定的确定对工伤职工的赔偿标准。只不过这个鉴定也有时间的限制,究竟工伤鉴定时效是多久?请阅读手心律师网下文了解。
工伤鉴定时间限制的规定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的时限
根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当职工发生工伤后,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出现残疾或者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其用人单位应及时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因此,工伤鉴定应在工伤事故发生后的一年内进行。
相关知识
鉴定机构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初次鉴定或复查鉴定结论不服提出的再次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及时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完整,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及时组织鉴定,并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对于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情况,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