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摩托车被撞后起诉索赔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诉讼 >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骑摩托车被撞后起诉索赔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4-09

 
68528
交通违章是未按照规定进行的,交通违章表现为未按照道路交通法的规定进行相应的事项。当事人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的大小,认定当事人应负交通事故责任的大小。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应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案情回顾:骑摩托车被撞后起诉索赔

2009年2月3日,王某驾驶小轿车途经由北向南行驶时,与刘某所驾驶的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刘某受伤。刘某于2009年5月20日第一次出院康复,2009年8月7日又进行了二次手术,之后一直处于康复治疗中。2010年1月份定残,2010年5月10日刘某提起诉讼。

争议焦点:是否超过交通事故诉讼时效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刘某的起诉是否超过了交通事故诉讼时效。在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

根据上述规定,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应自伤害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起算。本案原告于2009年2月3日受伤,诉讼时效应自2009年2月3日起算。原告于2010年5月10日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

第二种观点认为:

在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诉讼时效应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本案原告的起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应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的相关损失。

律师说法: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诉讼时效

一、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本意是敦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权利人长时间不主张权利,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诉讼时效法律制度的目的是防止权利人有条件行使权利而不行使。受害人在治疗终结前,一直处于治疗状态,损失也一直处于增加状态,向对方行使权利的具体数额也就无从确定,不具备行使权利的全部条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权利人不是不行使权利,而是不具备行使权利的全部条件。

二、诉讼时效制度能够更好地保护受害人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安心治疗。受害人在很多情况下,治疗的期间会很长,可能一年、两年甚至更长。如果诉讼时效从伤害发生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起算,那么就会造成受害人在治疗过程中担心超过时效,不能安心治疗。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有相当多的受害人缺乏法律知识,又没有意识或条件咨询专业人士,从而造成他们的全部或大部分损失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因此,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的损失要根据以后的治疗、休息、护理以及是否构成伤残等情况才能确定,所以诉讼时效应自治疗终结之日或损失确定之日起算。本案中,刘某身体受到了严重伤害,需要住院治疗,且需要后续治疗,又构成残疾,其损失在治疗终结或定残后才能确定。建议受害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最好在受伤后一年内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1.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宣判
  2.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意见书
  3. 案情
  4. 交通事故误工费起诉状
  5.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状范本

交通事故诉讼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的法律要求
  2. 一、同一交通事故受害方的共同诉讼
  3. 律师收费模式及交通事故处理方式
  4. 交通事故赔偿未果法院起诉流程详解
  5.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
  6. 交通事故起诉时效
  7.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的诉讼方式
交通事故诉讼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