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0 更新时间:2024-07-13
1. 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1. 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还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拆迁补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1. 货币补偿
货币补偿作为主要方式,具有以下优势:操作简单,一次性了断,不会产生延长过渡期限、被拆迁人或使用人不能及时回迁等后续问题;方便被拆迁人选择住房,不受地点等方面的限制;避免因安置用房质量不好而产生矛盾;更好地体现新《条例》的立法思想,即有条件实行货币补偿的,尽可能实行货币补偿。
《条例》规定了拆迁货币补偿标准确定的基本原则,即等价有偿,根据被拆迁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通过房地产市场评估的办法确定。不同地区对货币补偿的具体办法可能有所不同,许多地方已出台法规或规章来规范实施。
2. 产权调换
产权调换是指拆迁人用自己建造或购买的产权房屋与被拆迁房屋进行调换产权,并按拆迁房屋的评估价和调换房屋的市场价进行结算调换差价的行为。拆迁人失去了被拆迁房屋的产权,调换之后拥有调换房屋的产权。产权调换是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一种方式,以实物形态来体现拆迁人对被拆迁人的补偿。无论是居住房屋还是非居住房屋均可采用产权调换的方法,但排除了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
差价结算以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实质上是结算被拆除房屋的市场评估价与调换房屋市场价的差价,多退少补。拆迁人按被拆迁房屋的评估价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被拆迁人按市场价购买拆迁人提供的产权调换房屋。
根据相关条例规定,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补偿方式,但受以下两种条件的限制:
1. 拆迁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作产权调换,被拆迁人只能选择货币补偿;
2. 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解除租赁关系的协议,只能进行产权调换,不能选择货币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