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罪法律知识

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0-05-25

 
68251
如果因为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了他人的重伤或者死亡的,是可能触犯刑法睥交通肇事罪的。缓刑是适用于较轻的刑罚,如果被判处缓刑的,是有一定考验期的,那么,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马上为您答疑解惑。

交通肇事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有哪些

结合交通肇事案件的特征,笔者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肇事后是否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限制在最小。根据有关交通法规,驾驶员在发生事故后,对伤者施救、主动报警、保护现场、配合有关机关处理事故是他们的义务,从法学角度讲,这种义务是驾驶员先行行为即肇事行为产生的附随义务。违反这些义务,应加重其责任。尽了上述义务,是“悔罪表现”的体现;

2、肇事的驾驶员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向事故处理部门陈述肇事的具体情况、原因,不推卸责任,不违心规避法律。做到这一点,是被告人认罪、悔罪的表现,否则不能认为是悔罪;

3、在事故处理中,肇事的驾驶员及其家人要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损失。在交通肇事案件处理中,常常遇到被告人表达愿意赔偿,但却不做出赔偿的具体行动,仅称“出狱后再赔”或“我在看守所”没办法赔或称“我没有能力赔”,这些都不是积极赔偿的表现。“积极赔偿”应表现为有能力赔的全部赔偿,没有全部赔偿能力的,在赔偿能力范围内实际赔偿,超出能力范围的,借贷赔偿或与受害方达成分期赔偿协议,而不是躲避、找借口。

综上,只有具备上述三点才能认为是具有“悔罪表现”,不具备悔罪表现的,不宜适用缓刑。

对缓刑考验期内,不按协议赔偿被害人又未与被害人达成延期赔偿协议的,可以考虑对其撤消缓刑。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案件被害方得不到赔偿,加深了痛苦,而被告人却未履行赔偿义务。所以缓刑考验期是对被告人行为的考验,按协议积极赔偿是其义务,也是其悔罪表现的体现,不严格按协议履行赔偿义务又未能与被害方达成延期赔偿协议的,是其不愿悔罪的体现,应当撤消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对其进行惩罚,以此制约被告人积极按协议履行义务,也是罪刑责相适应的体现。

延伸阅读
  1. 醉驾逃逸一般事故是否适用缓刑?
  2. 缓刑的多次适用问题
  3. 刑罚罚金不交有哪些限制
  4. 交通事故达不成和解能不能判缓刑
  5. 盗窃罪数额巨大能判三缓四吗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
  2. 小事故对方拖着不处理算逃逸吗?
  3. 交通肇事罪责任认定的标准
  4. 判过缓刑还能再判缓刑么
  5. 交通肇事无力赔偿要坐牢吗
  6.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7. 取保条件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吗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