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故对方拖着不处理算逃逸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法律知识

小事故对方拖着不处理算逃逸吗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0-05-25

 
67964
发生小的交通事故后,如果没有造成人员受伤的,双方是可以协商处理的,而有些人故意拖着事故不处理,原图逃避赔偿的法律责任,那么小事故对方拖着不处理算不算肇事逃逸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小事故对方拖着不处理算逃逸吗

发生小的交通事故拖着不处理的,并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只是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报警或者提起民事诉讼处理。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十九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取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等方式固定证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但有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情形的除外。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故意逃逸与无意驶离如何鉴别

鉴别故意逃逸和无意驶离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判断。

1、从轮胎痕迹进行分析。

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遇到危险情况时,采取紧急制动、打方向绕躲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故意逃逸行为是交通肇事后才发生的,所以如果现场存在制动时的轮胎痕迹或行驶轨迹明显变化,则说明肇事车辆驾驶人知道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应认定为故意逃逸。如果道路交通事故后无意驶离,现场应该既无制动拖印,轮胎的轨迹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从肇事的时间、空间条件上分析。

故意逃逸的条件是路上人车稀少,所以一般发生在夜间、午后、清晨、偏僻道路上。在白天的繁华街道上或交通要道,人车密集,

一般情况下,驾驶人不敢逃逸。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现场,可能是无意驶离。

3、从肇事后的行为进行分析。

故意逃逸者交通肇事后可能采取下列行为:一是故意改变原行车方案——装卸地点、运行路线、行车方向、时间等;二是有意识地借口或寻机进行非正常的车辆维护和修理,旨在毁灭证据;三是制造假象、伪证,行为不正常,企图蒙混过关;四是与知情者和利害关系人订立攻守同盟,抗拒侦查:五是事后装病不上班或故意跑长途不归,进行躲避;六是其他不正常行为。

一般情况下,无意驶离者不会出现上述不正常现象,肇事后不躲不藏,行为正常。

4、从接触部位进行判断。

若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接触部位在车前部位或前轮,肇事车辆驾驶人故意逃逸的可能性大。如果接触部位在车的侧后方或挂车,肇事车辆驾驶人发现困难,则存在无意驶离的可能。

5、从事故形态上分析。

如果是碰撞事故、碾压事故,发生事故时声响很大,车辆颠簸现象严重,则多为故意逃逸。如果是轻微刮擦,接触能量和声响很小,则存在无意驶离的可能。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和量刑
  2. 醉驾共犯一般判几年
  3. 交通肇事被判缓刑是否可以考驾照
  4. 酒精含量172逃逸的法律处罚
  5. 闯红灯肇事逃逸的法律责任和刑罚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的主观方面
  2. 路人指使交通肇事逃逸是否构成共犯
  3. 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4. 酒后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
  5.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
  6. 犯罪客体:交通运输安全
  7. 高速上逆行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