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辨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辨析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2-08

 
67582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在很多时候同时涉及人身损害赔偿,而在处理该类案件涉及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各地法院的不同法官的执法口径并非一致:有的只判赔“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而不再另判赔精神损害抚慰金;有的则在判赔“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的同时,再另判赔属精神损害抚慰金性质的“精神损失费”等费用。为此,笔者在此就有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梳理,以期引起各地执法者的重视。

我国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体系

我国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体系可以从法律位阶的自上而下来进行概括。从宪法到民法通则,再到交通安全法,最终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

在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有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权利人主要包括伤者本人和死者的近亲属。伤者本人基于其身体权和健康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而死者的近亲属基于死者的生命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承担精神损害民事责任的方式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承担精神损害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以及给付精神损害抚慰金。其中,给付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最具现实意义的一种方式。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

对于伤者本人来说,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是在交通事故中意外受伤,并在伤愈后经法律鉴定构成1-10级任一等级的伤残。对于死者的近亲属来说,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条件是死者因交通事故意外死亡,并同时符合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侵害死者隐私,或者侵害遗体、遗骨等情形之一。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表现形式

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中,精神损害抚慰金可以表现为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对于致人残疾的情况,应支付残疾赔偿金;对于致人死亡的情况,应支付死亡赔偿金。

个案分析: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误区

以某交通事故损赔案件为例,原告为死者的近亲属,要求被告支付精神损失费。一审法院判决被告支付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损失费,但在计算精神损失费时存在误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赔解释,根据死者年龄应计算15年,但实际计算却为20年,多计算了5年。一审法院酌情确定精神损失费为30000元,理由是交通事故给原告造成了精神痛苦。被告在该交通事故中承担次责,因此被判决承担40%的精神损失费,即12000元。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诉讼费与鉴定费的保险赔偿问题
  2.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3. 车祸肇事方不肯赔偿怎么办
  4. 挂靠货车投保后出险保险公司有权拒赔吗
  5. 原告起诉被告案件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车祸精神抚慰金的计算方式
  4. 交通事故受伤住院多长时间能否提起诉讼
  5.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6.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规定
  7. 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要求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