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事故赔偿 > 交通事故精神赔偿法律知识

交通事故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3-28

 
67548

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主体因人身权益受侵害而要求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非法侵害而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损害,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作为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损害赔偿具有补偿受害人、抚慰受害人和惩罚加害人的三重功能。

交通事故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的规定,当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或死者的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在此情况下,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来确定赔偿金额。需要注意的是,除非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否则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转让或继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的规定,如果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如果死者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也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

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

根据中国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和200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

1. 个人人格权受侵害

当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或人身自由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如果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人民法院应依法受理。

2. 监护人责任

如果监护人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3. 死者近亲属的精神损害

当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以下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时,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1) 侵害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包括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其他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方式。

(2) 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

(3) 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4. 特定纪念物品的精神损害

当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被毁损时,物品所有人可以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5.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精神损害

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延伸阅读
  1. 车祸引发流产是否需要赔偿精神损害
  2. 车祸精神抚慰金的计算方式
  3. 湖南省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计算标准
  4. 湖南省交通事故死亡赔偿标准
  5. 车祸造成人员死亡的赔偿规定

交通事故赔偿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二次手术后起诉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2. 交通事故责任方无力赔偿,受害方可通过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交通事故赔偿程序的时效规定
  4. 交通事故受伤住院多长时间能否提起诉讼
  5. 交通肇事判刑后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
  6.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实施规定
  7. 严重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法律要求
交通事故赔偿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