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4-14
如果被害人伤残,他本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如果被害人死亡,他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权作为赔偿权利人请求精神损害赔偿。需要注意的是,与普通债务不同,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得转让给他人或者继承,除非赔偿义务人已经书面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中被害人死亡)。
如果受害人是客运合同或货运合同的当事人,并以侵权为请求权依据,他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如果以合同违约为依据要求承运人承担赔偿责任,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尚未承认由合同违约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因此,受害人不能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请求违约金。
1. 参照受害人在被侵权期间可得利益的损失数额。对于营业组织的人身受到侵害的情况,这种损失较为明显,较容易计算。实际上,这种损失就是受害人在侵权期间所受到的财产不利益。
2. 参照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而获得的财产利益数额。侵权人因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益是非法所得,可以视为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通过计算侵权人在侵权期间的非法所得,就可以确定赔偿金数额。
3. 参照某些人格权转让使用的一般费用标准。在肖像权和名称权转让使用中,可以约定一定的使用费。如果有关于使用费数额的约定,按照约定标准计算赔偿金数额。如果没有约定标准,可以参照类似使用费的一般标准来确定赔偿金数额。
法官将案件情况分为四个因素:加害人过错程度的轻重、受害人被侵害的精神利益损害后果及所受精神痛苦程度、双方的经济负担能力及经济状况和受害人资历。在计算时,首先根据当地精神损害赔偿金的一般限额,分成低、中、高三个档次,根据前三个因素确定适用哪一个档次;然后根据其他因素在这一档次的幅度中进行上下浮动,最终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
如果现行立法已经明确规定了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应当按照该规定确定赔偿数额。目前,只有《国家赔偿法》对人身自由权侵害、生命权侵害和扶养请求权侵害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金进行了具体规定。